账号:    
密码: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药物临床试验网--国内大型的临床试验社区门户,专注临床试验,临床研究,CRO、CRA、SMO、CRC信息传播、技术交流、教育培训和专业技术人才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案例分析 >

案例方析(例文)临床试验中6个PI案例

2015年08月04日来自:药物临床试验网 作者:方芳 点击:
我要操作

专栏预告

  自八月起,药物临床试验网将陆续推出数个专栏。“案例方析”专栏将有从业多年的业内人士Amber/方芳为网友们进行各种案例分析,并分享解决方法,敬请关注!

  本文为“案例方析”专栏例文,专栏正式发布时,案例分析发布后第二天发布解决方法,届时欢迎大家在讨论区发表自己看法.


 

        临床试验中,PI(主要研究者)是关键性人物,往往决定了临床试验的成败。在试验进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以下归纳了围绕PI发生的一些突发情况,以便讨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如何应对和处理。
 
1、关于PI的一些案例
 
在临床试验中,PI有时会发生一些突发的情况,包括:
 
案例1:试验周期很长,PI年纪很大,在试验进行的过程中过世了;
 
案例2:PI在试验过程中辞职,离开了医院;
 
案例3:项目已经启动,PI被双规/被警察带走了;
 
案例4:根据医院的决定和安排,PI不再担任科室行政主任,但还是在科里继续做医生;
 
案例5:PI符合方案的入排标准,于是用了自己试验中的产品,成为受试者。CRA(临床监查员)在监查过程中发现了这个问题,如何处理?
 
案例6:试验的牵头PI离开牵头医院跳槽到新的医院,希望选新医院作为牵头医院;但是原来的医院强烈要求从本医院重新选一个新的研究者作为整个项目的牵头PI。你该如何选择?
 
2、案例分析 
 
        上述列的6个案例,可以大致分成3类:
 
        案例1到3的思路是一样的,即PI无法继续履行主要研究者的职责,需要更换新的PI。在临床试验进行的过程中,更换PI是可以的,但流程比较复杂,需要签署和更新大量的文件。
 
        案例4和6在技术层面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主要难点在于如何处理医院/科室内部的关系,保证试验能继续顺利的进行下去。在这两个案例中,无论如何选择,都有可能得罪某一方,从而导致项目进展遇到问题。
 
        案例5在这6个案例中,是最难的一个,是纯粹的技术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很激烈,大家提出了很多不同的想法和建议:
 
        剔除PI作为受试者的数据;
 
        让PI去别的研究中心参加这个研究(不是牵头PI,假设发现这个问题时,PI还没使用试验用品);
       
        更换PI,让他脱离这个项目,然后以无关人员身份参加研究;
 
        PI符合所有入排条件,具备参加临床试验的资格,知情同意没有问题,患者权利也不受影响。不允许他参加,是侵犯了他的个人权益;
 
        如果是双盲试验,PI参加研究并不会影响到数据;如果是开放的,那数据应该就不能用了。
 
3、解决方法  关于这6个案例,并没有标准答案,下面的讨论结果仅供参考。
 
        案例1到3的解决方法均为更换PI。流程比较复杂,要上报基地和伦理,以及项目的管理团队,得到批复;授权表全部要重签,提供项目培训,收集新的简历,还要申请一大堆各种系统(中心实验室,IVRS,EDC等)的权限,更新系统。此外,还需要中止原先的权限,可能还要重签合同,甚至可能需要重新进行研究中心评估。
 
        走完所有的流程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CRA仍需要密切关注这家医院的项目进展情况,适当提高监查频率,直到新PI已经完全熟悉项目并且可以履行全部PI的职责。
 
        案例4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的行动,更换新主任作为PI,或者不换PI、老主任继续担任PI,均有可能。根据讨论中提供的各种事例,绝大多数情况下,建议不要更换PI。
 
        虽然项目不更换PI,新主任可能会有想法,但手握实权的主任一般不会有功夫来计较,后期也可以由新项目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果贸然换PI,搞不好既得罪老主任,又不招新主任喜欢。何况新主任刚上任,很多情况还是未知。一动不如一静,观望后再做进一步的决定。
 
        案例6关于牵头医院的问题,和案例 4类似,更换或者不更换需要根据项目和医院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
 
        通常情况下,建议保留原来的牵头医院,如果有可能的话,也保留牵头PI。实在不行,可以考虑设置Co leading PI。牵头PI的新中心不一定有资质可以担任牵头医院,而且一旦更换牵头医院,跟原医院的关系将很难维护。
 
        案例5的情况是,PI没跟申办方商量,自己用了试验产品,加入了试验。当CRA发现这个问题时,PI已经成了受试者。
 
关于这个案例讨论的热点在于:
 
1)PI到底能否作为受试者参与自己负责的临床试验?
 
2)PI作为受试者参与自己负责的临床试验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3)这些不良影响是否有挽救的余地?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也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PI入组后,在财务或利益上就有了除研究费用以外的与申办方的瓜葛,这将会导致conflict interest。不管试验设计如何,医生对于入排选的评判,安全性的评估等,总归有些指标不能来自客观检测数据而是来自于医生的主观评估。
 
        PI如果参加了这个研究,表明他对该产品和该试验具有充分的信心;而研究者应该是不带任何偏见、公正的看待研究进展和结果。PI对于研究产品和研究项目的主观观点,将影响整个研究中心的倾向。他参加了试验,影响的是这个研究中心入组的所有患者数据,可能会发生医学判断的偏倚。
 
        回答第三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建议立刻报伦理和基地,然后走撤换PI的流程,让PI脱离该研究,解除与研究的一切关系,但这并没有解决数据偏倚的隐患问题。
 
        对于数据能否使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至少PI本人入组研究随访期间,该中心的所有数据不能用。如果更严格一些,这家中心在PI被撤换前的数据,都将无法使用。
 
        此外,有小伙伴提到,目前临床研究方案已经比较严谨,某些公司会在排除条件中写明试验研究人员不得作为受试者参与研究。如果有这一条,绝大多数研究者不会明知故犯;但如果确实犯了,还需要报方案违背。
 
        以上是围绕PI发生的一些情况的案例讨论,如前文所述,这些案例并没有标准答案。希望通过案例讨论,提供一些思路,更好的处理实际工作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欢迎大家参与评论。
 
-------------------------------------------------



Amber/方芳:

        女,药物临床试验网会员(ID:Welay)。在药厂及CRO混迹多年后,目前从事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工作,关注药品及器械的研发动向、临床试验及注册法规。

        邮件:ambber@163.com

        新浪微博:人在旅途_Amber

 

 


(责任编辑:DRUGGCP.NET)
17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王洁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22 14:04
友情链接

广告业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条款|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